第(3/3)页 就这么一会的时间,已经开始有大片的村民朝着三人围堵而来了。 三人连忙朝着断桥的方向跑去,而就在朝着断桥位置而去的时候,慧远与陶潜也在说着他们在桃花源内这些年的经过。 事情的起因,正是当初武陵渔夫的一次谎报事件。 事情被陶潜的的远亲南阳刘子骥写信告知了陶潜。 陶潜知道此事后,也便将这个故事以《桃花源记》的方式写了下来。 “不过,南阳刘子骥并没有死,写他死去,也是因为他本人有过请求,不要将他的两个身份何为一说,也是为了他的家族着想,不想在与桃花源有太多牵扯。” 陶潜一边疾走,一边说着。 南阳刘驎之,字子骥,最喜游山玩水,放浪形骸。 陆尘则问道:“他没有死,那去了哪里?” 另一旁的慧远道:“来了庐山,并改了名姓为刘程之。” “刘遗民啊。” 陆尘明白了过来,刘遗民曾担任过柴桑令,后辞官后进入了庐山。 这也就说通为何陶潜,慧远两人都知晓桃花源的缘故了。 毕竟,《桃花源记》的问世,是在慧远死之后的事情,陶潜知晓桃花源是因为刘子骥的缘故。 而慧远为何会知晓桃花源呢? 若是刘程之与刘驎之两人是一个人的话,那就说的通了。 两个刘遗民都是同一个人! 刘驎之是《桃花源记》中的刘子骥,乃是南阳人。 而刘程之,则是白莲社十八高贤中属于俗家居士中的第一人,则是彭城人。 陆尘也没有想到这两个‘刘遗民’,竟然是一个人! 不过。 遗民之意思,乃是晋朝之遗民的意思,两人都认为自己是遗民,而且都向往游山玩水之生活,虽然说法来历不同,可是这些都是可以伪造的。 所以两人是一个人,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,不算太出乎陆尘的预料之外。 随后,慧远便将他的故事简单诉说了一下。 当初苻坚占领长安后,要征召释道安,道安之徒相继远去,慧远也带着自己的徒弟们准备前往云浮山另立道统。 而走到浔阳之时,正好遇到了当时担任柴桑令前往浔阳述职的刘遗民。 刘遗民便将自己在武陵听到过的事情说了一遍,并且还说了一事。 “刘遗民称,他找寻了很久,终于找到了桃花源,桃花源的秘境入口只能转移,不能关闭,武陵的入口被关闭后,必将会诞生一个新的入口。而桃花源新的入口便是在庐山之地,只是他是儒门,无法开启桃花源,故而找到了贫僧,想要让贫僧找到可以进入桃花源的入口。” 慧远一边说着,三人也已经来到了断桥之上。 “所以,虎溪桥,其实对应的这座桥。” 陆尘看着断桥。 慧远沉默了半响,有些艰难的点头:“当时贫僧听到刘遗民所说之后,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洞天。没有想太多,便犯下了此生最大的孽事……” “虎魂寻伥。”陆尘忽然说了一句。 慧远沉默了。 “什么意思?”陶潜是儒生,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。 “为虎作伥的一种延伸。” 陆尘淡然道:“虎妖杀死人后,会选择阴灵作为自己的伥鬼,虎妖死后的虎魂亦有这样的本能。” 陶潜听懂了,看向了慧远:“所以老和尚你镇压的虎妖是你故意的?” 慧远沉默的点了点头,缓缓张口,将当初真正的原因一一讲述而来。 “刘遗民发现从龙首山中经常会走下人出来,可是龙首山并没有人居住,而且与武陵的桃花源一样的是,这里同样也有水溪,有的时候,甚至于有桃花花瓣随着水流流出。” “为了验证猜想,贫僧首先找到了有花瓣出现的水源之地,以那桃花花瓣施法,勾连了桃花源的水源,形成了出木池,可是出木池只能出现水,可却无法进入其中,所以贫僧又从庐山中找到了一只虎妖,杀死了虎妖,以他的虎魂为引,找到了进入桃花源的办法……” “也就是这座桥?” 陶潜明白了过来,随后又产生了新的疑问:“你是怎么知道桃花源内有桥的?” “自然是因为虎魂了。” 说话的是陆尘。 “虎魂?” 陶潜疑惑:“虎魂怎么找到的?” 陆尘却是无奈叹了一口,一边解释,一边看向了慧远:“虎魂不知道,可是伥鬼知道啊。而且,只要老虎吃了魂魄后,魂魄可就是会变成老虎的伥鬼的啊。这座桥能连同虎溪桥,便是因为虎魂尚存的缘故,借助虎妖的魂魄,来对抗桃花源的规则压制?嗯,确实是一个好办法。” 此时被陆尘带着三分讥笑声‘夸赞’的慧远却是脸上毫无血色。 更是已经闭上了双眸,双手合十,口中不断念着经文,强壮的身体都有些佝偻了起来。 此时的陆尘已经将所有的事情都搞明白了。 为什么慧远会选择三十年不出虎溪之地; 为什么虎溪之中的虎魂会时不时的传来吼声; 为什么他会知道桃花源内的破绽是断桥之地,还被庇护了十年之久; 以及为什么慧远在桃花源中被安插的的身份,会是一个被大虫吃掉了孩子的父亲! 一切,都是因为有因,才诞生的果! 陶潜愣住了,他猛地转头看着慧远,神色无比震惊的看着面前的邋遢汉子,世外神僧! 可是慧远却一直闭目念佛,显然陆尘所说的事情都是真的。 “慧远和尚……呵呵!老夫就知道,你只是一个伪僧!” 陶潜不禁怒吼呵斥道。 他委实没有想到,这个大名鼎鼎的神僧,竟然还有如此不堪的过往! 擒妖杀虎,不是为了镇压祸患,而是为了让其吞噬外出采买的秦人村村民的魂魄! 这,便是事情的真相! 一个,被隐瞒了几十年的血淋漓的真相! 所谓神僧,竟然让虎妖之魂,吞噬秦人村的村民的魂魄,让其化作伥鬼! 而那个伥鬼,有可能,还是一个孩子! 陶潜已经被震的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。 这不是伪僧还是什么? 陶潜好歹还有些修养在身上,若不然得话,他会指着慧远的鼻子骂‘夜叉修罗’了。 一、柳五,便是五柳先生了,柴桑西庐,种豆子这些话,都暗示柳五是五柳先生陶渊明了。 二、刘驎之,也又说他是‘刘道珉’的。刘驎之(刘子骥),刘程之两人在一些典籍上都有些不同,一个是南阳人,一个是彭城人。不不过本书是为了通顺,将刘驎之,刘程之安排成一个人了,因为确实也有说两人都是刘遗民的,而且都是被当时的晋国高层谢安等人想要征召成官员,可两人同样也都拒绝了高官厚禄,并且两人也都向往山林修行生活。同处于一个时代,如此相似的两个人,也是有几分可能性是一个人的,所以本书便安排成了同一个人。 三、另外,白翁的身份也呼之欲出了,衣服穿着,其实已经有指向了,葫芦娃里面本来就有的角色,有谁能猜出来吗?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