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说到底,现在面临两个问题,一是能否腾出一部分窑洞,专门种植蘑菇。并在事后封存,永不入住。 二么,就是大伙儿能否保守住秘密,不将种植方法教给旁人,不向县城兜售蘑菇。 这方子是我们好不容易弄来的,不可能白给下河村用。 如果同意,青山村将抽取其中一成利润作为佣金,当做引领你们发家致富的报酬。” 话音刚落,现场就响起了激烈的讨论声。 一部分觉得宋里正说得没错,用人家的方子,就得给钱。 另一部分却觉得,两个村子都归宋里正管,为毛青山村的就能一文钱不交,还比他们提前那么早开种。 宋里正听后,出来解释:“方子是我花五十两从别人手上买的,最后均摊到了青山村所有人头上。 至于为何不一早邀请你们参与进来,一是不确定这方子是否真能种植成功。二么,县城就那么大,蘑菇多了会掉价。 而且种植蘑菇需要单独的房子,成本上比较高,还有一定的危险。 如今开这口,也是青山村尝试过后初见成效,甚至可以保证产量。 再加上刚谈下了一笔长期稳定的订单,希望能够改善你们如今饥寒交迫的境地。” 宋里正几句话,化解开矛盾不说,还让大伙儿心暖暖的。 试问谁不想要一个为他们着想的里正啊,如今,不就在跟前? 就连张家村的前里正,也心服口服,觉得对方境界比自己高多了。 就是有些好奇,这出主意的是何方神圣啊,也忒有本事了吧! 稍微讨论一会儿,几位有话语权的,便得出答案。 窑洞可以不要,利润也可以分成,但他们要尽快参与进来,好买米下锅。 对于这点,宋里正没意见。 反正青山村那边也是收益现结,顶多就是多费点神,多写几个账本。 接下来,就是通知其他人,看哪家要参与,过来签契书。 不参与的,也要按个手印,表明宋里正通知到了,是他们自己放弃这个发财机会的。 下河村听说这事后,都轰动起来,拉着宋兆春问东问西。 宋兆春将自己知道的告诉大家,不晓得的,也回去问清楚了,再转达。 因为这事,饿得没啥力气的都出来透气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