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0章 苏州第一家-《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没呢,我是这想的,等到时候再说。”王淑兰接着问:“苏州那边快开业了吧?”
    “嗯,快了,六月中旬。”
    “开业的时候咱俩过去,给古毅捧捧场。”
    要说这世上过的最快的就是时间了,转眼到了六月份,阿巧先是省城的第八家直营店开业,紧接着苏州店经过一个多月的装修,正式开业。
    开业的时候艳华、张丽、张宇、燕子、周晓梅、王淑兰、忠清、秦丽丽、张向东、以及东北区和内蒙区的合伙人全都来了,还有苏州这边的王姐、乔姗、乔刚兄妹,阎总、张老板、徐老板等人。
    还是按以往惯例,没大张旗鼓的造势,就是在开业当天开门迎客了。
    低调开业,生意火爆。
    原因简单。第一,挨着拙政园,不用担心客人;第二,宣传册早发出去了,很多人奔着东北饺子酒慕名而来。
    管它好吃不好吃,先尝一尝再说。好吃,以后还来;不好吃,再见。
    怎么说呢,夸张点儿,第一天就引爆了。
    不敢说整个苏州城,至少拙政园周围的老百姓都晓得了。阿巧的饺子馆饺子好吃,地道儿;东北菜做的好,有滋有味;尤其是养生酒,喝着那叫个舒坦。
    进店的客人也都知道了东北那句着名的乡谚:饺子就酒、越喝越有。
    当然还有下句:吃饺子不喝酒,不如喂狗。
    饺子好吃菜地道,酒香醇厚暖人心。
    店面朴实,关东味浓。
    一穗高粱,一挂玉米,一串红彤彤的辣椒,一张喜迎迎的笑脸。
    高挂的红灯笼喜气洋洋,带皮的白桦树柱子诉说雪乡风情。
    一壶老酒,一个故事;
    一盘饺子,一段往事。
    一句土味的“大舅、二姨您来啦——”倍感亲切,如到家里,若是东北老乡,禁不住鼻儿根发酸------
    阿巧,苏州第一家,火了!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